《【双花】霜心未死》

  • 现代AU


没过一个月学生们就纷纷发现了这位从别城调任来老师的秘密,或者说,习惯。每一个周五下午榉树树荫下的办公室窗户,经过就可以看到这个老师在桌边铺开信纸。

叶修听到学生过来跟他八卦,哈哈笑一下:“你们孙老师是有故事的人。”

学生还要问,叶修不搭理了:“去问本人啊。”


孙哲平孙老师周末跟办公室的人一起去篮球场,手一投就是三分,校篮球队负责人眼睛都在发光,发育期瘦胳膊瘦腿的学生当然不敢上去碰一碰。乔一帆摇头,说叶主任不厚道。

叶主任不厚道地把月考成绩表搬过来拍到桌上命令他跑腿送给话题主角。乔一帆抱着喘粗气下六楼,穿过小广场望见树下面那扇玻璃窗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今天正是周五。


门是开的,他很费劲地单手抱着纸垛敲了敲。老师让他进来,神态平静动作自若,但桌面上墨水打开,信纸的确也写了半页。乔一帆把东西放到桌面传话,眼睛一直往那边瞟。

回班之后同学立刻围上来,兴奋地等待探听秘闻。乔一帆嗫嚅半晌:“‘张佳乐’,有听过吗?抬头写的是这个名字。”



张佳乐从拥挤的地铁站爬出来,早饭都给挤吐,写字楼电梯天天维修,不维修的时候也是龟速。所以果然又是掐点打卡的一天。

然后一进编辑部的门就听见方锐在那里怪叫:“老张上班不积极呢,这不得扣他工资。”

这个林敬言手底下带着的小鬼,阴阳怪气人有一套,张佳乐累得连白眼都懒得翻,挺着一口气无视他直接飘坐椅子里。不过是请了一日的假,回来面前文件就堆成山,张佳乐动手随便翻了一下,给排了个缓急的顺序,码完后又觉得哪里不对劲,精神迟钝也没来得及细想,但动作超前,人已经直接腾地站起来四处翻找了。

方锐在他身后吹了声口哨。

张佳乐把厚厚一本目录砸到架子上:“你闭嘴啊。”

“在你椅子里。”

张佳乐立刻低头,信封刚刚被坐皱,但上面的苍劲字迹,是他八百度近视也不妨碍不戴眼镜就认出来的。


方锐在那里装不懂:“是给哪个作者大大的吗,每周都有,这是死忠粉啊。”

张佳乐懒得陪这个戏剧学院毕业的演戏,又陷进椅子里半死不活的样子。刚刚没看到信像失了魂魄,现下握在手里反而不着急了,轻飘飘地搁在桌面上。

林敬言在这个时候进来,手里拿着新发下来的文件,放在张佳乐面前:“H市这周末的一个交流会,派你去了。”他说完看方锐:“你坐这干嘛?”

方锐没回,他趴在椅背上欣赏张佳乐的表情,又念一遍:“H市呢。”



学校附属的师范大学在当年流传着文学院一对双子星的故事,行文都走的锋芒毕露一型,在校刊上隔空打擂,真叫把笔使成刀剑,看得围观群众刺激又过瘾,一直等着什么时候来场两位的线下世纪会面。

可惜据知情人士所述,学校这尺寸之地,两个人硬是从来没碰过面,就是公选课也一直选岔。最后坊间直接给了“参商”的名号,奇的是名号一给诅咒就破了。双双会面于状元桥上。

后来人回忆那一天,都露出陶然表情,附庸风雅一下拽几句诗词,并且坚定地认为当天有落花。


学生自告奋勇过来要帮他跑腿投信,眼神里却透着一股想探听的劲,末了叭叭了这么一大通,孙哲平捧着茶杯听得饶有兴趣,最后很平静地放下来,说:“没有的事。” 学生有些幻想破灭的失望,孙哲平却坦然。本来就是嘛,他们寒酸的师大校园从来不开冬日花。

放学时分江城又落雨,孙哲平撑着伞站屋檐下,下午那个学生跑到门卫亭旁,他看着他把信封投进去。

街道两旁栽树,厚重的林荫,串着淅沥雨水。孙哲平回去后觉得沾了湿气,头有些发晕,也不肯吃药,冲了热水澡之后坐床头看书。半夜叶修过来敲他教职工宿舍门,孙哲平本来不想放的,看见他手里拎着酒,眼睛亮一下,门也就松开了。


老狐狸估计也是被学生的话勾起了一丝丝往事追怀,小杯钵一杯又一杯。孙哲平跟他打交道这么多年,也不想拆他短处,毕竟他们俩痛的地方大同小异,你损我我损你,然后两败俱伤,没意思。也就不说话闷头跟他抢酒喝,月下一双眼睛迷蒙得很。

醒来后还理直气壮,说今天早读你替我看堂。


叶主任对外立的是刚正不阿的正直人设,哪怕是老朋友也不肯开道后门,最后孙哲平头昏脑涨被强权压着爬去教室坐讲台上发呆。

底下学生早读声音叠起来叽叽喳喳,吵得头更痛,他皱眉把包里前夜看到一半的书拿出来,翻了几页突然想起来,倒翻过去看封面。

小小一个私印,旁边上款写贤弟,下落学兄。正是张佳乐以前仗着年纪惯拿来损他的称呼。

孙哲平嗤笑一声,折回去继续看叠页。想下封信可以套用一下。



张佳乐打包行李,出差也就是一两天,不过那边气候湿冷,他多带件外套。方锐在H市那边待过一阵,临走前还过来给他列单子让带点小吃回来。张佳乐检票前就把那坨纸扔了。

车程不长,但习惯下还是带了本书。只是邻座恰是同行,有点话痨属性,张佳乐听他谈业内奇闻轶事,津津有味的,连手机都没顾得上看。

其实同行、同一趟班车,想是终点也相同,但对方似乎没意识到,张佳乐也就没点明。邀约同行又能怎么样呢,他近几年悲观得很,总觉得世间人事大抵是蜻蜓点浮萍,一瞬间而已。林敬言听了他想法,当着面是附和点头,第二日就给他在杂志上开了个深夜专栏。揶揄味颇浓。

一出站台外套就派上用场了,接洽人等在门口,笑意盈盈地介绍,主会场在师大,又说:“是张老师的母校吧?”

张佳乐拎着包,把风衣又裹紧一些,说话的声音噙着礼貌的笑,但面色僵了三分:“您还记得啊。”他怕这个人再问下去,岔了话题谈城市变迁。搞文学的人最伤怀的就是这个,引子一开滔滔不绝,张佳乐听他聒噪松一口气。


师大和师大附中是邻居关系,孙哲平站在围墙里面就能看到那边在拉横幅,上三节没课跑去找叶修,问隔壁在干嘛呢。

叶修敲着笔,说,你笔友到啦。


是邻居关系没错,走路都不需要一刻钟,但孙哲平被明调暗贬地派来这边后也从没想着故地重游一番。地点是地点,故人是故人,只有傻瓜才会托着空壳去慰藉挂念。

门卫十多年过去居然还没变,孙哲平只是路过一下就被盯住,没辙也只能硬着头皮问声大爷好不好。

大爷好得很,只是这些从这里出去的学生,跳进茫茫人海,教人惋惜得很。


校园里种满雪松,常青常绿,像是校训培育出来世世代代的人材。因为交流会开在这里,所以比较平日人气也更旺些。师大勤俭,老校区十年也罕见翻新,楼宇建筑都是旧时模样,连抱着书说笑走过的学生都与他们当时无异。

孙哲平找到参天古木围起来的长凳,已经有人坐在那边了,秋风吹叶,背影萧条得很。


主办方安排的宾馆在校区对面,只是遗憾分给张佳乐的房间窗户并不是那个朝向。说遗憾倒也没多遗憾,他这短短一截处世经历,遗憾的已经够多了。

夜里同宿者关了灯,他把窗帘拉拢爬上窗台,外面都市大厦灯光繁华,很轻易就照亮。手里握的是最新一周的信,比他们杂志出刊都勤快,写信人离他不过公里,共吹一夜风。


tbc.

 
 
评论(2)
热度(21)
© 蒲兰生/Powered by LOFTER